新疆和田织锦亮相北京时装周 京和携手非遗传承发展******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杜燕)正在举行的2021北京时装周上,以新疆和田艾德莱斯绸为主题的非遗时尚秀登场,展示及传播和田传统民族文化,引领非遗文化瑰宝传承创新。北京时装周组委会、北京大华时尚分别与和田市文旅局达成战略合作,约定将利用北京时装周平台专业资源,持续助力和田市艾德莱斯文化产业传承发展,加强京和两地经济文化互动交流。
艾德莱斯绸是新疆特有的一种织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新疆和田市吉亚乡被誉为“艾德莱斯丝绸之乡”,2021年,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以及中共和田市委、和田市政府的指导支持下,京和两地联手发起和田艾德莱斯绸服饰产品新一轮的创新、设计、研发及推广计划,助推艾德莱斯绸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助力京和经济文化交流。
以新疆和田艾德莱斯绸为主题的非遗时尚秀亮相2021北京时装周。 北京时装周组委会供图在2021北京时装周举办的一场项目推介会上,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米佳表示,此次北京时装周期间,和田市民族特色主题系列活动是京和两城的又一次深度对话,两地联动合力促成和田市文化艺术瑰宝——艾德莱斯绸在专业舞台亮相,让首都北京看见艾德莱斯,让全国行业深度感知艾德莱斯,并通过多元渠道助力艾德莱斯推广展示,助推和田市艾德莱斯创新迭代升级,进一步带动艾德莱斯产业乃至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也是北京市文化援疆的又一次有益实践。
和田市副市长艾尼瓦尔·卡斯木进行主题分享推介,详细介绍了艾德莱斯绸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和田艾德莱斯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未来将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加大政策扶持,打造有特色、有优势、可持续的和田市艾德莱斯产业经济,呼吁让更多的人关注艾德莱斯,关注和田,了解和田,走进和田。
以新疆和田艾德莱斯绸为主题的非遗时尚秀亮相2021北京时装周。 北京时装周组委会供图活动现场,北京时装周组委会、北京大华时尚分别与和田市文旅局达成战略合作,并进行现场签约,约定将利用北京时装周平台专业资源,持续助力和田市艾德莱斯文化产业传承发展,加强京和两地经济文化互动交流。
项目推介会之后,“艾德莱斯之恋”主题大秀在隆福文化中心空中花园亮相,由“艾德莱斯轻礼服系列”“艾德莱斯商务通勤系列”“艾德莱斯户外系列”“艾德莱斯运动系列”四个系列组成,主旨是把艾德莱斯融入城市生活,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演绎新的时尚艾德莱斯,呈现艾德莱斯不同寻常的时尚都市气息。
以新疆和田艾德莱斯绸为主题的非遗时尚秀亮相2021北京时装周。 北京时装周组委会供图记者了解到,除了上述活动之外,“艾德莱斯之恋——和田市民族特色主题展”于2021北京时装周期间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四殿同期开展。在为期五天的主题展会中,通过“艾德莱斯和田织造”、“风尚和田丝路之约”、“京和守望和田有礼”三个主题展区,为观众带来莱德莱丝绸以及各类和田特色风情展品,并推出了一系列的云上活动推介和田展区特色好物,共同为和田文化传承发展助力。(完)
公费师范毕业生“全部落实岗位”意味着什么****** 如何做好2023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指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持续组织公费师范生专场招聘活动,通过优先利用空编接收等办法,保障符合就业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全部落实任教学校,严禁“有编不补”。2023年5月底前,确保90%的公费师范生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任教学校。 “全部落实岗位”,教育部通知中的这句表述,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公开承诺,也是主动加压。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确实面临较大压力,以至于常听到有人感叹遭遇“最难就业季”。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能够获得特别关注,体现了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重视。 也许有人会问:2023年5月底前,确保90%的公费师范生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任教学校,那剩下的10%怎么办?其实,相关通知说得很清楚,2023年6月底仍未签约的公费师范生,其档案、户口等迁转至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到师资紧缺地区的中小学校任教,公费师范生离校前须全部落实任教学校。换言之,他们的就业同样有出路,每个人都会找到用武之地。 稍加回顾可知,做好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非偶一为之,也不是今年独有的制度设计,而是已经实施多年的制度安排。早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就指出,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按照建立“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事业编制省内统筹调剂使用制度有关要求,通过优先利用空编接收等办法,在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妥善解决公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所需编制。 此后几年,相关部门连续发布通知,要求做好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贯穿其中的主题始终是善待公费师范毕业生。 善待公费师范毕业生,就是善待基层教育。据介绍,这些公费师范生,来自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按照协议,他们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此外,“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1年。”这意味着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要到基层去。身为受到良好师范教育的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他们将所学所知融入基层教育中,带来的积极意义不言自明。 基层教育最缺什么?有业内人士坦言,最缺的是优秀教师。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让乡村孩子享有更公平的教育,他们才能更好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的能力。而对于那些富有才华的公费师范毕业生来说,他们带着责任扎根基层,将知识传授给乡村孩子,不仅能够照亮孩子的前程,还能为基层教育生态持续注入活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国家善待公费师范毕业生,安排他们就业并保证入编入岗,还能增强师范生就读师范、毕业后当老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激发师范生作为国家公费培养教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从而激励更多青年才俊献身师范教育。 当然,善待公费师范毕业生,不仅体现在就业“兜底”,还体现在待遇落实等方面。比如,要着力为公费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提供办公场所、周转宿舍等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再比如,可以把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后的在职培训纳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如此种种,既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成长,也有利于他们获得应有的职业尊严。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让更多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让基层成为免费师范毕业生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则教育公平更可期。 王石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